唐山,从废墟中迈向新时代

2016-07-29 16:03: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孙明霞
河北联合大学教授王子平,是唐山大地震中一位幸存者,有媒体称他为“被遗忘在地狱门口的灾害社会学家”。与所有唐山人一样,他的生活、工作皆受到大地震影响。

    唐山,从废墟中迈向新时代

    ——专访中国灾害社会学专家、河北联合大学教授王子平

    河北联合大学教授王子平,是唐山大地震中一位幸存者,有媒体称他为“被遗忘在地狱门口的灾害社会学家”。与所有唐山人一样,他的生活、工作皆受到大地震影响。地震使他从经济学转向社会学的思考,转向对唐山人文世界的探寻,并致力于国内灾害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他被公认为国内学科带头人。

    记者在唐山拜访了这位83岁的耄耋老人,听他讲述了有关大地震带给人们的精神财富。

    灾害社会学废墟上成长起一门学问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以前是经济学出身,震后40年做了大量与地震相关的研究,对您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一大转折。

    王子平:唐山大地震确实使我后来的人生受到了转折性的影响,经历了这件事情以后,我就介入了对地震问题的思考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大学是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经济学,1958年毕业后到天津财经大学任教。1970年调到唐山马家沟煤矿,做一些文字工作。地震那天,我们全家是大劫难中的幸运者。在11度烈度区,一个小山梁上的矿工平房,用“毛石”垒砌而成,整个房屋没有柱子和房梁,房檩是水泥制板,附近的楼房、平房等建筑物基本被夷为平地,只有我们家这一排没有倒塌。

    震后的晚上,我坐在临时搭建的看瓜窝棚里睡不着,就在想经历了这么一场大灾难,应该有人能把它记载下来,让后世知晓。1982年,我被补选为市政协委员,写提案给市政府,希望组织撰写唐山抗震救灾史。

    当时,我正在研究农村改革问题。但是基于大地震中很多痛切的感受,我正式着手对唐山地震灾害进行社会学研究。当自然灾害伤及人的生命、财产,就不单是自然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就不能仅停留在自然科学层面,而应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认知的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撰写的《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是研究唐山地震的一部权威性著作,开启了我国地震社会学研究的先河,后来又进一步深入扩展到灾害社会学、地震文化等研究,这是个怎样的过程?

    王子平:对地震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和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总结了十年抗震救灾史,在纪念唐山地震10周年时推出《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一书。第二阶段,1989年完成了《地震社会学初探》,建构了地震社会学这个新兴学科理论框架,将地震防御、地震救灾以及地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依据调查材料,做了客观而实际的论述和阐释。第三阶段,研究包括地震在内各种灾害的共性问题,1998年出版了《灾害社会学》一书。

    在科学史上,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二是基础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地震社会学的兴起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地震给我们带来的理论财富。

    传承抗震精神灾后重建不只是修房子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曾说过,灾后重建不仅是修房子,人文精神的发展和传承非常重要。您多年来致力于地震社会学、灾害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可以说是唐山人文发展的一个成果体现。您认为,地震给唐山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王子平:唐山人在抗震中实现了两个创造:一是物质内容的创造,使毁灭后再生的唐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实体;二是精神内容的创造,使百年工业重镇积淀了更深重的文化底蕴,为将来发展蓄积了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精神的创造即“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虽产生于唐山人抗震斗争的具体实践中,却积淀和传承着唐山特有的历史文化精神,融于唐山精神,成为新唐山不朽的精魂。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唐山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王子平:唐山精神大体由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一是从矿山开发到唐山城市成长过程中形成并走向成熟的、具体由开滦煤矿工人体现出来的、与大自然斗争的顽强与科学精神。二是工人阶级在旧社会遭受阶级压迫时期,同剥削者斗争中形成的英勇顽强精神和团结奋斗精神,这种精神造就了一支团结、稳定、步调一致的队伍。三是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勇于面对灾难、大无畏气概与顽强的适应精神。

    开采煤炭是同自然界的斗争,抗震救灾更是一场与自然界的殊死斗争。前者是向自然“进攻”,是改造自然使其能更适应人类的生存需要;后者是在遭受自然灾害“进攻”时保存自己,能适应恶化了的自然条件。这是两种不同的斗争,也在不同方面考验、锻炼人自身。

    唐山精神的核心是英勇无畏。人的精神通常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得以表现:一是表现在向未来、未知领域进行开拓,向更高更好的前景与目标奋进,需要开拓、进取、创造;二是表现在保持、保证基本生活需要,争取基本生存条件求得生存,需要耐力、适应、坚强。唐山的发展历史决定了唐山精神全面地具有上述两方面内容,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精神世界。

相关新闻

废墟上挺立起不屈的抗震精神

2016-07-29 12:42:58

灾难已经远去,但抗震精神却历久弥坚。这种精神从来不是抽象的,凝结着大爱、大义、大勇,早已深深融入唐山人民的血液,不断发扬光大,始终激励着我们自强不息、不断前进。

今天,我们更加需要“抗震精神”

2016-07-29 12:41:35

大灾当前,大家都首先想到的是集体,是他人,大家都依靠组织、融入集体抵抗灾难,而不是先顾自己和自己的小家。

“拥军妈妈”田金芳邀请71名抗震老兵回唐山(组图)

2016-07-29 10:46:50

7月27日,71名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老兵陆续抵达唐山,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回家”看唐山。而促成这次相聚的人正是“拥军妈妈”田金芳,她用了3年时间寻找、拜访了十几个省市的400多位老兵,并邀请老兵们回唐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