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需要新动能

2016-06-01 09:21: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明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大势的把握、战略的谋划是谋求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准确研判新形势、把握大趋势、采取应对方略事关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前途命运。

    其三,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创新园区和创新城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点,解决经济增长率下滑、效益下降等问题,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要选择市场需求潜力大、增长速度快、辐射带动能力强,对经济增长贡献度高的产业或区域着力。一是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包括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我省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打造创新型园区。加快提高各类园区的创新能力,不管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常态下快速发展的关键是聚集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后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为标志的创新型载体。三是打造标志性创新城区。在大城市要积极布局、发展一批聚集创新要素、以创新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功能区或卫星城,使之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做强根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市场活力、环境吸引力

    一个区域要更好地适应与引领新常态,必须要解决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通过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市场活力、环境吸引力来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提升创新能力。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看,持续发展应有与之相匹配的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我省实际看,加快提升创新能力要把握以下重点:一是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变目前科研人员注重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而不关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现状。通过健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组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率。二是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借助外力加快提升我省创新能力。京津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北京更是全国创新资源聚集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并且科技创新水平在全国排名前列。通过推进协同创新,可以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特别是弥补我省创新短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三是建立政府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将政府创新职能统筹起来,建立健全科技、发改、工信等部门共同支持创新的高效体制机制。四是推进组合创新。在消费呈现新趋势、新特点背景下,融合创新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省要积极推动包括技术、产品、产业、组织、文化、商业模式、业态、体制机制等的融合创新,在对创新的支持方式、支持模式上予以改革与安排。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增长必须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对我省来讲,一是更多地发挥市场作用。只要是政府可以做、市场也可以做的,应当让市场来做。这样既降低了成本,也节约了政府资源,政府可以用更多的精力、财力去做市场做不好的事情,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二是建立规则。明确、公布负面清单,在负面清单中列明市场不能做的项目,让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给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我省与先进省市还有一定差距。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完善的市场环境,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不断增强环境吸引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技术、信息等高层次的发展资源是流动的,并且总是流向那些创新创业环境优越的区域。所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吸引发展要素、聚集创新创业资源,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上。比如,进一步适应创新创业需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制定出台更加适宜的创新创业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便捷、成本更低的中介服务;培育和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形成鼓励创新、理解创新、促进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

相关新闻

杨晓维:从经济新常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5-26 10:16:52

从提出经济新常态,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中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判断以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方针。经济学对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应该落脚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核心目标上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