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与行

知与行|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2022-05-20 03:12: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把总书记要求落到实处,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以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运用助推绿色低碳产业健康成长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破解资源约束和满足民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

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由于历史原因,河北产业结构偏重,与之紧密相关的能源结构不太合理,在这样的现状下实现降碳减污,更需下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经过多年努力,河北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成熟经验,具备了先进技术开发和大规模应用的条件。目前,张家口、承德等地已经建成了一系列较大规模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充分发挥这些风光电基地的作用,迫切需要后续相关技术的深度开发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比如,将现有风电场、光伏电站进一步统整完善,建设成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风电互补调节的综合性能源基地,尚有许多技术有待开发;通过光电、风电分布式、集中式并举实现其特色应用,还有部分技术环节需要加强;创新“光伏+”供电模式、实施“能源+储能”相结合、推进光伏发电与建筑节能一体化应用等,仍有不少技术难题要攻克。当前应集中科研力量致力于重点技术的研发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

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引领绿色产业健康发展。河北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应抓紧布局,以目标为导向超前谋划,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重点深入研究、强力攻关。要力争在部分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的领域率先突破,以关键核心技术引领绿色产业扩大规模,进一步优化生产方式。要在硅能源开发、氢能源规模化应用、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并推出现实化、能实现产业化的成果。在新能源车和高能电池研发方面,应向高效高容量方向实现大的提升。在潮汐能利用、煤层气开发等方面,可尝试开辟新的技术路线,提高科学探索的效果和技术研发的效率,全面提升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以系列技术集成创新促进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技术创新的模式也日渐多样化,技术链的强化和延展往往能带来产业集群的壮大和扩张。在这种产业生态下,通过集成创新可有效延长技术链和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业系统衔接,在减少能耗的同时,使各种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进而有效扩大绿色产业的范围和领域。

以系列技术集成创新整合关联产业,不仅可提质增效,还可使上游产业的部分排放物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进而打造节能高效的技术系统、产业体系,形成绿色制造体系。铁路行业在早期的发展中,成就了一批蒸汽机制造企业;内燃机技术与铁路系统相融合,造就了一批内燃动力企业;电气技术与铁路技术整合集成,电力机车行业发展迅速且碳排放大大减少。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多向度地与铁路技术融合,诞生了无人驾驶列车,实现了网上购票等。这不仅振兴了整个产业,减少了碳排放,而且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以不同领域的新技术集成创新整合相关产业,不仅能明显降低能耗和碳排放,还能创造新的机遇,变夕阳产业为朝阳产业。

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融合,不仅能促进产业绿色化,而且还可介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扩展服务业的范围和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多种服务,打造绿色服务体系。比如,微信支付和网上银行,不仅方便了买卖双方,提高了交易效率,而且减少了纸币流通,节约了资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的综合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当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可用健康码甄别分类,用人脸识别技术确定管理对象,用大数据对密接、次密接人员进行分析,等等。这不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措施和手段,还极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功效,使社会管理技术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

以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探索能源生产与消费新模式

推进“双碳”工作,让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深入地与能源技术相结合,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和前景。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融合,探索能源生产与消费新模式。河北有较大规模的钢铁产业,塞北有全国著名的风电、光电基地,还有全国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应利用信息技术将其系统整合起来,建成以风光电为主、以周边清洁煤电为辅、以钢铁和智能制造为需求侧的新型能源供给体系。此外,当前的煤电节能改造、供热系统改造、建设局域性的用能在线监测系统等,都需要以信息技术提升现有设备设施的效能并将其系统整合起来,进而实现降碳、节能、减排、提效的目标。

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建设局域性能源物联网,不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还有着较强的现实操作性。在一些城市的小区,借助太阳能发电已达到自给水平,个别小区有些时段还可向外界供电。河北在光伏组件生产方面已居国内前列,下一步在储能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应加大攻关力度。当前,集中式的电力和能源供给系统占据主导地位,未来更多的将是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电力和能源体系服务于社会。诸多分布式电力供给系统与集中式的大电网相链接,在提高能源供给可靠性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相关区域的风、光、生物质能等资源,减少煤电生产与消费,最大限度地降碳减污,实现绿色发展。

以信息技术和新型节能技术对传统的供热系统进行改造,也是实现降碳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地源热泵系统,既节能降碳,受外界影响较小,又可灵活调节,冬季可辅助性供暖,夏季相当于集中式空调。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完善,该技术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仅在河北就有很多成功运用的范例,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局域性的节能措施还有很多,各地都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强化应用,降碳减排前景可期。

以市场机制和行政调控有机结合推动绿色发展

诸多降碳措施的实施,既需要各级政府强力推动,还需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各地各级部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理解和把握降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降碳减排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适合本地资源条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以技术的力量推动降碳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各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应以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要引导广大科技人员确立务实管用的科技价值观,对接社会需求选择科研课题,致力于实在有用的研究,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要改革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和立项模式管理,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转移到低碳技术研发中来。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低碳技术评估和交易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生态科技研发助力绿色发展。

引导更多科技力量投入到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来,需要各级政府积极作为,更需要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并以此助推市场完善,努力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向改善生态的方向共同发力。要更加注重以积极的调控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以财税政策的调整扩充市场主体活动空间并向生态建设领域增加投资,以金融政策的优化为低碳技术研发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使政府和市场在互促共进中推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岳森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