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衡水湖畔的秀美珍珠——衡水湖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6-07-08 09:10: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聂书雪
整个片区村庄既相互关联、浑然一体,又旨趣迥异、各具特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美丽的衡水湖畔。

——□白润璋

衡水湖作为京津冀美丽湿地,辖区内村庄的改造提升一直是摆在衡水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2015年,衡水抓住衡水湖片区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九大片区之一的有利时机,按照“湖光秀色、诗意乡村”的总体定位,以“五大工程”和“15件实事”为抓手,先后共投入各类资金2.3亿元,全力推进片区36个重点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个片区村庄既相互关联、浑然一体,又旨趣迥异、各具特色,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美丽的衡水湖畔。

总结衡水的经验做法,关键在于牢牢抓住并有效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将衡水湖片区定位为“湖光秀色、诗意乡村”这一总体定位,衡水坚持“没有规划不设计,没有规划不施工”的原则,高标准搞好规划,严密组织规划实施。一是高标准制定片区整体规划。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联合体,共同负责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精细制定村庄改造提升规划。按照村庄规划与总体规划相衔接的要求,科学确定规划理念和建设风格,既彰显特色,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又做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体现整体美。三是按照地域特色制定功能区规划。“不贪大,不求洋”,既因地制宜从衡水湖生态优势出发,精打“文化牌”,又努力迎合旅游细分市场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要。同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抓好落实。

(二)多措并举,提供资金支撑。资金制约始终是绕不开的一大难题,也是必须破解的问题之一。对此,衡水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多方筹集资金。一是注重财政投入。市财政专门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衡水湖片区美丽乡村建设。在资金分配上,坚持突出重点与综合考量村庄建设任务相结合。二是注重社会投入。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与村庄改造相结合的路子,本着“不搞摊派、互利共赢”的原则,广泛动员热心公共事业的市内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三是注重项目整合。建立美丽乡村重点村项目库,根据项目轻重缓急,从项目申报环节开始,对接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集中用于片区建设。四是注重借力扶持。充分发挥23个省直工作组和13个市直工作组派出部门的作用,多方筹措资金。五是注重农民自筹。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外出参观考察等方法,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使他们积极自筹资金建设美丽乡村。

(三)产业优先,增加内生动力。衡水坚持“建设新农村和经营新农村并重”,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富民有机结合起来,在衡水湖片区重点打造四大产业。一是打造文化创意产业。依托衡水湖独有的生态资源,整合农户闲置农宅资源,通过建设主题风景、民俗写生基地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二是打造休闲度假产业。积极设计各系列的休闲养生、体验、旅游产品,完善玩、吃、购、住、行等配套服务,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休闲度假产业。三是打造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工商资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是打造电子商务产业。滨湖新区西娄家疃村是远近闻名的电商村,在此基础上,滨湖新区谋划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医疗器械电子商务产业园。

(四)健全机制,确保取得实效。衡水湖片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离不开有效的机制保障。一是建立纵向到底的领导机制。衡水市成立了衡水湖片区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建立了市级领导分包和县级领导分包制度。片区内36个村均由一名县级党政领导直接分包,现场办公,督促指导,一包到底。二是构建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建立动态通报和定期督查制度,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专项督查。三是建立协调合作的管理机制。围绕村庄环境卫生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分类定责”的原则,明确区域范围、卫生标准和责任单位。

衡水的实践,为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系统的观点。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只有坚持系统的观点,才能取得实效。在实践中,衡水坚持做到五个结合: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衡水湖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美丽村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培育打造相结合,实现环境优美与产业富民有机统一;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班子建设相结合,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村民文明素质提升相结合,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衡水的实践启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与城镇化步伐相一致,与生态保护开发相协调,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与夯实基层党建相促进,与村民整体素质提高相结合。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创新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创新的事业。衡水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投入模式上,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等模式,有效缓解资金制约压力;在管理模式上,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吸引各方力量参与管理监督,有效破解长效管理难题;在运作模式上,实行项目申报核准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衡水的实践启示我们: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措施,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真正做到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同时,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真正激发出创新的激情,释放出创新的活力。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抓住重点。衡水结合片区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将村庄环境整治作为第一位任务,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大力抓好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污水处理、造林绿化、道路硬化等净化、美化的基础建设,使村庄面貌迅速得到大幅改观。衡水的实践启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结合村情,有的放矢地开展,特别是要抓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工作,保持农村干净整洁,使其成为农村的“亮点”,进而使“亮点”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志性符号。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增强后续动力。美丽乡村建设外在是改变农村面貌,内在本质是兴村富民。所以,必须把做强产业作为重要支撑,提升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衡水的经验启示我们: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要走强村富民的路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体制机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能人创业。同时,完善土地流转平台,提高农业集中、集约化经营水平,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门路和就业机会。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衡水湖片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一个重要体现是改变了农民以往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农民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增强了其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衡水的实践启示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兴产业、修公路、建新房、搞绿化、美环境,还要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参与热情。要通过各种措施,广泛开展文明教育,引导农民改变生活习惯,实现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向现代化转变。同时,注重用行动感召,用典型示范,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最大限度凝聚共建合力,形成全民参与、共建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原会长)

相关新闻

杨慧调度衡水湖生态引水工作

2016-06-29 10:39:32

6月25日上午,衡水市长杨慧带领市水务局、水务集团、滨湖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现场调度衡水湖生态引水工作。市领导韩立群、杨士坤参加调度活动。

“衡水湖民间文化”研讨会举行

2016-06-27 10:22:21

赵云旺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多年来致力于衡水文化研究,他在2011年出版《衡水湖风物》,是衡水湖文化研究传播的先行者之一。

【美丽河北红色行】衡水湖边绳头村建设美丽乡村摘掉穷帽

2016-06-24 20:19:29

今天上午,“美丽河北红色行——庆祝建党95周年网络媒体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衡水市桃城区河沿镇绳头村,衡水湖的美景衬出小村庄的风情,令网媒记者们称赞不已。

衡水湖第三届汉式成童礼举行

2016-06-04 19:04:00

6月4日,衡水湖第三届成童礼在衡水市滨湖新区孙敬学堂开幕。期间,百余名孩童着汉服、行汉礼,体验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