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工业下行,更应看到制造能力提升

来源:人民日报  2015-12-02 09:38:18  责任编辑:孙明霞

    影响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关注视角不同会作出不同判断。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于是,唱空中国制造业甚至认为中国经济会崩溃的论调开始泛起。事实上,如果认真分析我国工业经济下行背后的深层次变化,就会发现“中国经济崩溃论”纯属无稽之谈。

    工业经济下行背后是工业化阶段的变化。“十二五”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从中期步入后期。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表明,这一阶段大都伴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甚至中速增长的趋势性变化。我国已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这些工业品的需求高峰已过,必然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一个表现就是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连续负增长。可见,我国工业增速下滑是工业化进程推进到新阶段的典型特征,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工业经济下行背后是宏观调控目标的转变。遵循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规律,适应并引导速度趋缓、结构趋优、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宏观调控目标逐步从重速度转向优结构、从保增长转向促就业,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占比超过工业,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放缓,东中西部发展差距缩小。经济结构趋优正是宏观调控的积极效果之一。而且,工业经济并未“失速”、跌破“底线”。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这意味着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在保证不“失速”的前提下增强经济韧性,重视解决产能过剩、中小企业活力不足、企业融资难等突出问题,从而推动经济从粗放的高速增长转向集约的中高速增长。

    工业经济下行背后是制造能力的大幅提升。判断一国经济能否长期稳定发展,不能仅仅看短期工业经济增速变化,更要看其制造能力变化。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出制造业振兴计划。从近些年中国制造能力的变化看,我国经济前景一片光明。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中,我国是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制造能力的国家。我国制造能力提升不仅体现在产品数量增长上,还体现在质量改善上。“十二五”时期,我国取得探月“嫦娥”、入海“蛟龙”、高速铁路、“天河二号”超算、国产大飞机C919等一批体现高精尖制造业复杂性生产能力突破的重大科技成果。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看,我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高加工度趋势,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此外,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在高技术产品和中低技术产品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呈缩小趋势,一批中国企业开始步入高技术行业领先行列。对于一个制造能力强大且还在不断提升的大国,仅仅由于短时期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大就判断其制造业面临崩溃,显然十分草率。

    还应看到,我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这些战略和举措的推进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我国工业经济和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相关新闻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2015-12-02 09:36:5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建设制造强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继续扩大开放,提高利用外资和国际合作水平,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十大工程撑起“制造强省” 河北推进制造实施意见解读

2015-11-23 07:26:05

通过实施技改专项、制造业强基、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产业链协同创新、智能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绿色制造、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质量品牌建设“双千”、优势产能国际合作等十大工程,打造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到2025年,使河北制造跻身中国制造先进行列。

10个京企大项目落户曹妃甸 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是重头戏

2015-11-23 08:39:18

其中,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577亿元,还有总规模为10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基础设施、校企合作2个项目。

机器人与中国智能制造的未来

2015-11-23 14:05:42

自半个世纪前,第一台机器人在美国诞生以来,不仅工业机器人大显身手,还发展出了服务机器人这一个庞大的新族群。与此同时,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洁净(真空)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大量替代进口。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