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关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建设实践

2022-03-25 13:57:59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一篇具有极强历史穿透力、思想引领力、政治动员力、时代感召力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体现了守正创新的鲜明特色。《决议》对百年来我党历史进程与重大问题做出评价,特别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不同阶段的定位,提出一些新的表达、新的概括、新的理念。《决议》总结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对人类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进行了全面、深刻、系统的阐释;总结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保障和依据。

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特别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发展”“人民”“建设”,出现次数都超过100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透出《决议》背后的深意。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发展是唯物辩证法总的特征,是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体现物质运动的本质。1992年年初,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视察珠江冰箱厂时表示“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命题,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如今,我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市场、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资目的地、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这些斐然成绩的获得,是我们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必然结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发展更是新时代的客观需要,是中国社会的主题和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很多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第一,党自身的发展是实现“四个历史时期”的“四个伟大飞跃”的基础和关键。《决议》揭示了我们党自身发展“由小到大”的制胜密码,阐释了我们党进行理论探索“由试到行”的真理追求,吹响了我们党引领复兴伟业“由富到强”的嘹亮号角,展现了我们党增进人民福祉“由有到好”的美好生活,贡献了我们党推动国际秩序“由变到治”的中国智慧,必将推动全党进一步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第二,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取得长足发展,出现了新特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显现,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桎梏。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历史判断,提出新的文本表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特征的显现和主要矛盾的嬗变,既是发展的原因,也是发展的结果,印证了发展的哲学原理: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也是解决旧矛盾和面临新矛盾的原因,只有不断产生矛盾,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三,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和关键。所有崇高的事业,总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不断前进。过去的一百年,是我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更是依托发展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破解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兴旺发达的基因和密码,就是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制了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人民生活状况蓝图:到2049年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这些目标不会自动实现、不会到期就实现,诗和远方,唯奋斗抵达,宏图伟业,唯发展以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史。毛泽东同志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实践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其本质正是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取得了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摘帽脱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飞跃,党着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40多年来从未动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未忘记履行这一承诺,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检验标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做好各领域民生工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取得史无前例的成绩。2020年底,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胜利,我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减贫和民生进步的奇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4月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现行标准下 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高达11.6%。除此之外,经过脱贫攻坚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条件明显改善,既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是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和原则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美阐释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和感情。发展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就要尊重创新活动的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等各因素参与,鼓励人民创新创造,激发人民创造热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民族危亡中奋起,在时代流变中屹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引领中华民族进入了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局面。《决议》论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再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尽管历史任务和时代任务在不断变换,但是中国共产党这一主心骨和中流砥柱始终未变。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斗争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概括。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异常凶猛,情况极其复杂,对人类生命威胁极大,阻击之艰难超乎想象。然而,中国在最短的时间遏制住疫情的蔓延,且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保证物资供应充足,人民正常生活,社会稳定不乱。截止2021年12月25日,我国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数已超12亿,同时不带任何政治条件地向世界提供疫苗18.5亿剂,成为向世界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说:“中国向全世界证明,新冠病毒是能够战胜的,中国在这方面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良好榜样”。中国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所取得的成果,让国人骄傲,使世界震惊。而其中关键,正是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场史诗级的全民抗疫,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的力量,再次体现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极其重要性,再次证明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全党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决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李俊杰 北方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闫漪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