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与行

知与行 | 坚守人民立场 书写人民史诗

2022-01-05 08:55: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郑恩兵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

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实践证明,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守人民立场,才能创作出具有震撼力和冲击力、散发着生命温度和力度、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坚守人民立场,要具有心系人民的情怀。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文艺工作者要对人民充满热爱,“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要正确把握创作航标,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创作健康向上、鼓舞人、激励人、提升人、净化人的作品,弘扬正能量,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坚守人民立场,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对所坚持的正确立场、方向充满信心,不做随风而动的墙头草,始终坚守心灵深处的底线,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永远站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坚实大地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为形形色色的名利所诱惑,实实在在地创作出人民认可的好作品。

坚守人民立场,要扎根于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深入到农村、部队、厂矿、学校、科研院所、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深入到乡村振兴、抗击疫情、抗洪救灾、生产建设、科研创新的第一线中,汇聚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中,放下架子,甘于吃苦,把自己真正融入人民之中,老老实实拜人民群众为师,深切体验人民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真正同人民打成一片,切切实实地用丰富的生活养料,把自己充实起来,丰富起来,这样才能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创作出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审视现实、关注人民,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创造出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让文艺之花永远为人民绽放。

今天,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生活在960多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上的14亿多人民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片宽广美丽的土地上,国家蓬勃发展,人人充满梦想,处处飞扬着激情,上演着一出出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涌动着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众多刻骨铭心、令人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等着我们去记录、传播、书写。新征程上,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作为创作主体和服务主体,发自内心地去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充满感情地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努力创作出更多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