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与行>>

加强民法典普法 推进民法典实施

2020-12-30 09:42:21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执行”。实施好民法典,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全面阐释民法基本原则,准确把握法律条文规定,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推动形成高效协同的贯彻实施工作体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民法典实施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民法典开启了权利保护的新时代,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加强民法典普法,推进民法典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好民法典与行政法、刑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等的衔接,特别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实现公权运行与私权享有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现代良法善治。要吃准吃深吃透民法典的立法精神,真正理解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绿色、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全面落实主体平等、意思自治、私权保护、市场流转、家庭和谐等基本理念,让民法典成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实可靠的支撑。

以法律条文为抓手增强对民法典的精准理解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共计10多万字,是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且协调一致的法典,也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专业性比较强,专业术语比较多。只有做到对民法典每一个条文的立法目的、准确含义和具体适用的精准理解,进而融会贯通,才能在面对具体情形或处理具体案件时不断章取义,违背民法典的规定。以第一编“总则”为例,对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等作了基本规定,对于后面六编而言具有基础性。条文之间准确结合,才能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具体社会事件对应起来,做到依据民法典准确分析和评价某个行为。因此,要以法律条文为抓手,增强对民法典的精准理解,切忌就某个法律条文“望文生义”,造成对民法典的误解和误用。

以民法典为核心健全完善配套制度体系

民法典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七编,涵盖了民事法律基本规范,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民法典正式实施后,民法总则、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9部法律同时废止,与此相关的其他法律以及司法解释也将得以修改和废止。同时,有关部门对照民法典规定,组织对现行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文件进行全方位的“法律体检”,推动立改废释工作,以民法典为核心的配套制度体系正加快形成。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实施,要坚持对标民法典规定及立法精神,解决好现有法律与民法典之间以及各类民事法律之间的不一致、不协调问题,以民法典以及最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为基准,更准确、更全面地贯彻落实民法典。要精准把握民法典对同时废止法律以及司法解释等规定的继承,确保民事法律实施的延续性,更要全面梳理民法典作出的重大修改,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尽快走出固有思维和认知,以民法典为准绳,增强实施民法典的自觉性。

以全民普法为基础筑牢民法典实施的社会基石

民法典关系到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甚至延伸到胎儿利益和身后遗产,是调整民事社会关系的基本法。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努力让每一个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使依据民法典实施民事活动成为全民自觉、社会风尚。加强民法典普法宣传,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和运用民法典,自觉依法规范民事行为,依据民法典开展民事活动,让民法典基本原则、基本理念深入人心,让民法典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得到认同,筑牢民法典实施的社会基石。要将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做好民法典的阐释工作,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等专家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对以民法典为核心的民事法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阐释和解读。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集中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通过具体案例,融法律知识、生动故事于一体,以直观、形象、具体、灵活的方式把法律知识呈现给大家,让民法典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梁平


来源:
责任编辑:张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