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与行>>

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020-12-23 08:54: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对“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行相关部署。“十四五”时期,河北仍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也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建设创新型河北,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再上新台阶,就要构建起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谁拥有人才上的优势,谁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谁能够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谁就能增强人才实力,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从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竞争中寻找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决胜点还在于人才。只有继续深化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因此,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决定性因素,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突破点,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建立更为科学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必须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持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坚持德才兼备,注重人才的能力、业绩和贡献,注重多元分类评价人才。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坚持用事业感召人才,充分发挥重大科技项目集聚人才的作用,大力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冀创新创业,让人才在推进河北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坚持用待遇留住人才,改革薪酬制度,探索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让优秀人才在创新源泉涌流中得到回报;坚持用荣誉激励人才,做好河北省高端人才、省巨人计划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青年拔尖人才、省“三三三”人才一二层次人选等的评选表彰工作,让人才在贡献社会过程中有更多成就感。

坚持以用为本。人才活力的激发、才能的发挥都要在使用中体现。坚持在使用中培养人才,在使用中激励人才,更好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顺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性壁垒和政策性障碍,进一步释放人才活力,激发更多创新动力。切实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消除对人才主体的过度干预,打破人才身份、体制束缚。鼓励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支持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实现人才科学有序流动,促进形成产学研用人才交叉流动的格局,把人才放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真正用其所长、用当其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各级党委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既要充分发挥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重要职能,又要构建起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对人才多关心、多爱护,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放手让人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同时,要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让人才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更好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调动全社会创新热情,推动形成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价值导向。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内在因素,又受外部环境影响。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的营造,为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成长与成才创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要对人才政治上信任,放手让人才开展创新研究并给予实践的机会和条件;经济上支持,让创新研究有充足的物质支持;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风气和环境;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探索人才个性化、人本化服务模式,为优秀人才创新发展开辟绿色通道;生活上关心,在子女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发挥省属和省部共建高校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 (王建强)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亚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