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新常态是新主线的逻辑起点

2017-05-08 17:20:55 来源:学习时报

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从新常态和新主线的内在联系分析,新常态是新主线的逻辑起点。

对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规律的战略把握为从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条件。新常态所呈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化,这是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经济阶段后的必然现象,也是中国经济在各种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必然现象,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从国外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采取超常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重心和手段主要放在需求侧,企求通过大规模发放货币、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等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但多数发达经济体依然增长乏力,仍未摆脱金融危机的泥沼,有的甚至在债务危机中越陷越深。从国内看,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尚没有过去,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我们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对应对危机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刺激的边际效应逐步递减和弱化,需求侧强刺激带来了投资效益下降、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杠杆率提升、房地产等领域存在的经济金融风险提高、“脱实向虚”有所显现、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路径不可能主要依靠需求侧的调控,而必须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经济工作思路就必须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和数量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为中心转化,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我国经济运行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轨道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结构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新常态所呈现的经济结构从低度化、不合理化向高度化、合理化转化,需要需求侧的政策激励,但根本和起主导作用的是充分激发供给侧的人才、资本、土地、技术、制度等的创造性和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更多更明显地体现在生产的质量、生产的结构上。从总体上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生存资料的需要,对于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生活消费,而对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与日俱增;已经不满足于物质消费,而对教育、环保、信息、健康、体验、旅游、时尚等的消费与日俱增;己经不满足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而对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品质化消费与日俱增。而供给侧不能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不能适应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型,在于产业和产品的转型升级缓慢,在于生产和供给不能有效地从中低端推向中高端,在于较长时间中过分地注重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致使供需错位;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影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响人们的获得感。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供需错配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两方面的深度调整来实现。而调整存量的实现形式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做优增量的实现形式就是降成本、补短板,从而去掉低利润、高污染的过剩产能,激发新的经济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平衡供需关系,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渐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更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

新常态下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化过程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的过程。新常态所呈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主要依靠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要素投入向创新转化,也必然要求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现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基本消失,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尤其是处于16到60岁的劳动人口每年以三四百万的速度在减少,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已是远高于东南亚一些国家。劳动力报酬的提升本是好事,但如果不是建立在企业利润提升基础上而是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导致,就会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且随着经济扩张,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刚性约束。“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也迫切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供给侧的第一动力。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两个支柱。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升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强大的经济基础。只有制度创新才能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充满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顾利民)

责任编辑:杨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