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理论前沿

如何化解国人的消费尴尬

2017-04-27 18:33:0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随着中国产业和消费升级来临,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被提上战略日程:要求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也有企业反映,明明国内有着同款产品,而且价格便宜,却被消费者嫌弃。(4月26日《第一财经》)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消费者千里迢迢“海淘”回来的海外大牌商品,一看标签却发现是“中国制造”;对比质量,有的产品国内的不比国外的差,价格却没有海外产品高。可真要一试质量,国外买的就是比国内买的好。对应的背后原因,就是某些企业在出口时坚持高标准,在内销时有意降低质量。

当然,处于企业内部行为的私密性,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数据证明,同线却不同标、不同质的企业到底有多少。但哪怕只有几家,也会造成“破窗效应”,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长此以往,难免衍生出被逼无奈的“不理性”消费。如果我们的厂家能够坚持“同线同标同质”,确保内外销产品一个样,人们又何必“穿过大半个地球”去买“国货?

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是对消费者有利的事。但也要看到,更大的受益者,其实还是企业。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看,更凸显出扩大内需的重要性。眼下,中国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一定不会与国内市场失之交臂,必须重视这块大蛋糕。而随着经济地理的重塑,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海淘商品”越来越便捷。如果我们的企业依然实行内外有别、执行双重标准,那面对的必然是消费者“用脚投票”。

从这一意义上讲,化解国人的消费尴尬必须从解决当前的生产尴尬入手,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而坚持这样做的企业,必将得到市场的承认和回报。(毛建国)

责任编辑:杨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