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理论学习e学院

京津冀国家治理与道德建设论坛在石召开

2017-04-19 15:07:05 来源:人民网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国家治理现代化既需要法律的健全完善与有效实施,更离不开伦理道德的润泽和坚守。为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和以德治国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展示和交流京津冀三地国家治理与道德建设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4月8日-9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专业委员会、北京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河北伦理学会主办,河北经贸大学承办的京津冀国家治理与道德建设论坛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武建奇教授到会致辞。来自京津冀三地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新华文摘》《学习时报》《道德与文明》等媒体的7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当前我国的国家治理领域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伦理学来解释和判断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现实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认真研究、及时解答这些问题,是伦理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京津冀的伦理学研究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也应当有所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宋希仁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葛晨虹教授,中央党校靳凤林教授,《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杨义芹研究员,河北省伦理学会会长、河北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王莹教授,《新华文摘》副总编王善超编审,北京市文明办副巡视员、公共文明引导协调办公室主任孙平,首都师范大学王淑芹教授,北京市委党校鄯爱红教授等与会嘉宾围绕伦理秩序的“大众”与“自化”、德治与法治关系、传统德治伦理、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精神与公民道德精神、公民文化、社会宽容与信任等议题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人员就人民群众关注程度高、反响强烈的国家治理与道德建设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研讨。

关于国家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中国人民大学宋希仁教授认为,伦理和道德是统一的,又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时也与礼法和文明礼仪相联系着。正确的阐明这些伦理的环节和作用,对构建完善的伦理学体系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构建伦理道德统一的法哲学的设想,即是否可以考虑把自然法、实定法、道德礼法和伦理法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可以划分出礼仪学、道德学、伦理学、法哲学,相应地分出学习和教育的级次或层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建立我们自己的法哲学。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认为,应从如下方面正确把握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即公民权利优先于政治公共权力、法治是国家治理基础、作为治理基础的法律本身必须是良法、破除制度依赖、在后西方时代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考虑国家治理问题。

关于国家治理的伦理逻辑。中共中央党校朱辉宇副教授分析了国家治理的伦理逻辑,认为道德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性要素,影响着国家治理的各个维度。在价值层面,道德制约着“治理”理念的形成,推动着“权力本位”的破除;在制度层面,道德作为一种隐性制度,不仅与其他显性制度共同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还通过制度间互动,影响着显性制度的建构;在行动层面,道德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善”的治理主体,创设了良好的价值环境,增强了社会凝聚度,提供了必要的道德监督。北京建筑大学张溢木博士认为,道德治理是借助道德的认识、调节、教育、辩护等主要功能,对现实社会进行系统治理的过程。在具体社会环境中,道德治理需要完善治理主体、把控治理尺度、创制治理条件等三个实现难题。

关于志愿服务精神与公民道德精神。河北省伦理学会会长、河北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王莹教授认为,志愿服务不仅有效促进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而且为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现实的路径。并提出志愿服务五方面的道德属性:一是志愿服务自愿性,无偿性,和公益性的特征体现了道德属性;二是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伦理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是志愿服务体现了以“善”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四是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拓展;五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优秀思想文化是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的内在动力。中央党校哲学部战略哲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任俊华教授美国志愿精神对中国的启示。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北京市文明办副巡视员、公共文明引导协调办公室主任孙平从实践的角度盘点和检视了十五年来公共文明引导工程推进首都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轨迹及经验,一是不断创新——公共文明引导工程始终不渝的宗旨;二是道德实践——公共文明引导工程牢牢把握的根基;三是公民主体——公共文明引导工程紧紧依托的力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赵爱玲教授系统梳理了新加坡、伦敦、纽约等大都市德法共治的管理经验及实践探索,并提出这些经验和探索可以为北京公共文明建设实施德法共治提供有益借鉴。中央党校王乐副教授,认为文艺作品、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担负着深沉的道德使命,并藉由文艺的载体与形式,发挥着一定的社会道德治理功能。具体而言,这一功能集中体现在其对社会关系中人们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意志的坚定等层面,并最终落实到人们具体的道德行为上。

关于公民文化、社会包容和信任。中央党校靳凤林教授,从政治文化比较研究的视角,就我国公民文化的国别特征、公民文化发展的曲折历程、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培育公民文化的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理剖析。北京市委党校鄯爱红教授对社会包容的伦理内容和治理作用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社会包容需要三个层次去理解,一个是国家政治伦理总则的社会包容,当代国家存在的目的保障个人的尊严与权利的平等。二是政策层面的社会包容,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改善收入不平等,扩大社会弱势群体获得发展的机会,提高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的能力,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三是现代个体美德层面的社会包容,带有很强伦理色彩的概念,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他的应用对于现代社会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提供一个社会心理和伦理的支撑,二是对和谐社会建设支撑作用,也是用来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河北工业大学于建星副教授分析了信任的社会治理价值,认为信任是有用的。对于社会而言,信任是社会的凝固剂,若没有信任社会将会是一盘散沙;对于经济而言,信任是社会资本,失去信任,经济增长将会是镜中花;对于政治而言,信任提供合法化,若失信任,政治稳定将会是水中月;对于个体来讲,信任是幸福生活的保障,若失去信任,生活便会在荒野一样寂寥。因而,人们重视信任,珍爱信任,痛恨失信。

关于传统德治伦理。河北师范大学赵忠祥教授阐释了乡贤文化的社会基层治理功能:一是乡贤文化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二是建设乡村、改善民生的功能;三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河北经贸大学李万县教授归纳了自然信仰的六大当代价值,一是共同价值,因为自然信仰超越了任何地域、宗教、国家、民族和文化;二是多元价值,因为自然信仰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价值;三是博爱价值;四是共赢价值;五是认识论价值;六是可持续发展价值。首都师范大学靳海山副教授认为,儒家的善治内涵就应该包括重德性,即注重为政者个人的内在德性涵养以及国家治理中的为政以德;尚和谐,即追求一种人与社会、天性与德性、自然与人文相存并容的共生状态;求大同,即致力于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人得其所的美好社会理想。

此次论坛层次高,内容丰富、讨论热烈,将对加强京津冀伦理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三地社会治理和道德治理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高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