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理论学习e学院

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几个着力点

2017-04-07 14:16:44 来源:学习时报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方面狠下功夫。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又是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和系统掌握、用以武装头脑并提升思维的重要内容。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至为重要,关系到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的那样,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必备的“看家本领”。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等学校始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目前,在高等学校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中,有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多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分属于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史学、教育学、新闻学等众多学科之中的专业课,构成了一个覆盖全部学科和专业(有的是公共必修课教学课程)、内容丰厚而涉及面宽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样一个体系构架,要求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建设,把它置放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上来对待;要求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高校老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把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基本责任担当起来,矢志不渝并倾尽心血。

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涉及教师与学生、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等诸多因素,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做好统筹协调。除了要抓好教学安排、教材使用、教务管理以及教学手段、讲授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外,高校教师要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精髓和精神实质的过程中,在授课内容上作适当充实与完善,将课堂讲授延展到有助于阐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当代价值、有助于激发青年学生学习热情和崇敬科学理论的相关问题上来。具体说来,应注重在以下几方面去着力。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求真理的奋斗历程方面去着力。伟大的思想总是与伟大的人格及艰难困苦的探索历程相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格魅力和追求真理的奉献牺牲精神,更能衬托出思想的深度和理论的力量。马克思放弃唾手可得的优裕生活和社会地位,在被剥夺国籍、漂泊逃亡、贫困潦倒、疾病缠身以至饱受诋毁中伤的情况下,矢志不渝投身革命事业。依然坚贞不屈探求真理,一生践行着他在17岁就立下的“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誓言。这位“世界公民”在异国他乡40年颠沛流离、艰难度日的生涯中,以自己的坚韧、执著、忍耐和勤劳,为人类奉献出无与伦比的思想智慧,成就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奇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这样的坎坷人生和精神追求,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愈显厚重、愈显崇高、愈显伟大,并赋予其强大的思想感召力和精神穿透力。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阶级性、人民性中所包含的科学性方面去着力。有一种错误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进而贬损和否定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迎头痛击,以消除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误导。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真理,是广博丰厚而又大气磅礴的真理体系。它继承创新前人思想成果,揭秘社会生活基本事实,探寻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社会形态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与未来。马克思主义关心劳苦大众,坚守人民立场,指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把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统一起来,既谋求推翻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又着力促进社会历史发展、人类文明整体进步,实现了阶级利益与人类利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这样一个在阶级性、人民性中包含科学性的鲜明特征,使马克思主义真正站在了人类思维的制高点上。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跌宕曲折历程却依然长盛不衰方面去着力。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历经不同阶段达至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在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整个世界的同时,自身也既有高歌猛进之时又有坎坷艰难之际,既有愈来愈多的崇拜者追随者又遭受着数不尽数的攻击与非难。但也正是历经如此跌宕曲折,愈显现出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一个显而易见的基本事实是: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从未与时代和社会隔离,从未远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从未淡出我们的思维和视线。但凡每一重大历史转折和重大事件出现,人们总是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以便从中获得理论启迪和方法指引。如在2008年最近一次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过程中,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再度备受关注,再度备受热议与重视,便是马克思主义历时而不过时、适用而未失用、有为而非无为的有力证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和思维完善方面去着力。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巨大功能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生活的联接,不能漠视它对于个体存在的意义,不能忘却它对日常生活和生命个体的关照。应当这样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既有宏大叙事、时势纵论,又有生活关照、人文情怀;马克思主义既助力于阶级政党、国家人民,也施惠于个体生存、人际关系。而后者往往被遮蔽,这有损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形象和完整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它深入人心、阻隔它与个体生活联结。从个体受益角度来思考,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和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有生命的个人”出发,揭示了人的社会存在和物质生产活动,才构建起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大厦。而从明晰“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的职业选择方针,到指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未来理想追求,都透现出马克思主义对生活和人生的透彻理解。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渗透于当下我们的实践与生活方面去着力。置于当今时代的现实语境来考量,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地位,并未因时代更新而“褪色”,更未因条件变迁而“失语”,而是在纷繁复杂的当代时空中依然熠熠生辉。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认识,对经济结构、资本运行、社会变迁的剖析,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把握与揭示,在“世界观”意义上给予我们的全景式、普适性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无可替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历史与逻辑统一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方法论原则,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已成为我们不断从中汲取思想力量和方法指南的不竭源泉。具体到当代中国,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动改革开放,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依然要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取无穷智慧和科学方法。当今时代仍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基本视域之中,当代中国实践与理论依然深得马克思主义思想教益。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抵御错误思潮、捍卫正义真理方面去着力。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诋毁、中伤、攻击与非难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它本身在这一过程中也锻造出无比强大的驱除魑魅魍魉的力量,显示出愈加锋利的、抵御错误思潮和捍卫正义真理的威力。在今天,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人民性愈加彰显,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在不断变换花样、不断改变方式和手段。比如个别领导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真理信荒诞,热衷于拜佛烧香、占卜算命,既是信念丧失的表现,也是文化愚昧的写照;还如社会上一度出现的歪曲英雄形象、否定英雄事迹的污言恶行,试图以假乱真、混淆美丑,意在贬斥崇高、怀疑信仰;再如一些人妄议我国历史、妄议革命战争,甚至攻击我们党、攻击人民军队,打着“揭秘”“还原真相”幌子,篡改历史事实、否定历史结论,用以蛊惑人心、扰乱视听,等等。凡此种种,我们需要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与之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要让这些歪曲事实、恶意诬陷、信口雌黄且上不了台面、见不得阳光的卑鄙言行,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坚决予以迎头痛击。

 

责任编辑:高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