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理论前沿

重典治弊:古今中外治国施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2017-02-27 10:00:55 来源:北京日报

袁曙宏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从古今中外历史来看,重典治弊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既适用于开国和动荡时期的全面治理,也适用于承平时期特定领域和问题的专门治理,在治国施政中担当着除弊布新、拨乱反正的特殊作用。

中国古代商鞅变法明刑正典、诸葛亮治蜀整肃纲纪、孝文帝革除鲜卑旧俗、张居正实现“万历中兴”等,都是重典治弊开新局的典型事例。汉武帝继位后奋发有为、锐意变革:排斥“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集中监察权,设十三州刺史以整顿吏治;对地方豪强势力以强制强,严厉打击,等等。这一系列举措有力促进了政治稳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唐太宗李世民鉴于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实行轻徭薄赋、崇尚节俭、居安思危的施政方针,恪守“治国莫大于治贪”的治国戒律,对王公贵族和势要之家严加控制,对贪赃枉法官吏施以重罚,致高官豪族及奸狡之人都畏惧国法之威。经过“贞观之治”以及高宗、武则天时期80多年的治理,唐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个新的封建盛世渐趋形成。但是,武周后期特别是武则天死后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唐玄宗即位后顺应时势,以过人的魄力和才智重典治乱:穷治武韦余党,防止后宫外戚干政,有效遏制了内乱萌发;坚决裁汰冗官、严格官员铨选,较好整顿了吏治,等等。这些重大举措使开元政局迅速革故鼎新,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清代康熙继位后正值满族统治初定,社会矛盾极其复杂严峻,他重拳治乱治弊,保证社会安定,巩固王朝统治:坚决制止满族王公圈地,铲除鳌拜集团,裁撤三藩,整顿科场舞弊、整肃吏治,平定边疆、统一台湾,等等。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康雍乾盛世的开启。但康熙晚年施政越来越宽简,导致政务松弛、吏治败坏、贪污成风。雍正一改其父的治国方针,严字当头、革新政治,大力清查钱粮亏空,整治朋党,实行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举措,对推动康雍乾盛世进一步走向辉煌发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性作用。(钟明摘)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