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理论前沿>>正文

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水平的探索

2017-01-13 11:23:38 来源:学习时报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目标,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体系,进一步创新载体、完善机制,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建设“功能完善、服务高效、优美时尚、和谐幸福”现代新区提供了坚强保证。

构建“三级网络”,夯实基层基础。结合铜官区实际,率先建立“社区建大工委、网格建党支部、楼栋建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

“大党工委制”夯实领导基础。区直管社区均建立大党工委,吸纳辖区公共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大党工委副书记或委员;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讨论社区重要事务,进一步落实区域化党建工作职责,逐步完善区域化社区党建新格局,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基础。

“网格党支部”细化服务内径。依托社区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结合社区“网格化服务”格局,把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与网格化管理同步进行,在每个社区管理网格建立党组织,全区共建立497个网格党支部,推选退休老党员或社区党员网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明确网格党支部服务区域和范围,促进网格内党员管理和居民服务同步化、一体化。

“楼栋党小组”延伸服务触角。把党的组织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以楼栋为单位,建立了1309个楼栋党小组,楼栋党小组长由居民党员推选,收集民情、反映民意,进一步延伸基层党组织触角,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推行“三类服务”,提高服务实效。以“三类服务”为平台,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涵,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社会多元参与的社区服务网格及运行机制。

推进辖区单位开展组团服务。积极探索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切实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有270多家驻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共建共享协议,充分发挥辖区单位资源优势,强化共驻共建合力。结合辖区单位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组团服务”,参与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的积极性。

引导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全面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工作,实行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建立在职党员“四卡一库”管理制度。社区设立政策宣传、帮扶助困等多个公益性岗位,由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自愿认领一个以上公益性岗位,组建“星火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团队156个,参与社区建设,参加社区服务。同时,制定《评先评优及考察干部进社区制度》,把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作为评先评优、晋升晋级的重要参考。

依托功能型党组织开展贴身服务。在组建“网格党支部”的同时,根据党员兴趣和志愿服务意向,组建地缘、趣缘、业缘等61个特色型、功能型党支部。社区老党员根据其特长、爱好和身体状况,自愿在治安防范、社区文体等岗位履职尽责,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

建设“三大品牌”,打造特色亮点。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开展“三大品牌”建设,积极培育社区党建工作亮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社区民情五步工作法。社区、网格两级党组织围绕“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思路,按照“民情收集、民情分析、民情办理、民情反馈和民情评议”五个步骤,畅通社区党组织回应群众诉求、联系服务群众渠道,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自实施以来,共收集各类民情4016个,解决群众各类需求3272个,实施“幸福六尺巷”等为民服务项目252个,群众反馈和工作评议满意度均达98%以上。

开展微党课、微行动、微公益“三项微活动”。以“微党课”为阵地,从社区党员干部中遴选83人组建讲师团,结合“三会一课”制度,既讲党史理论,也讲身边人身边事,让党课更接地气、更贴人心。以“微行动”为平台,广泛收集居民群众在文化娱乐健康卫生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制定“微行动”计划和方案,增强“微行动”可操作性。以“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圆满微心愿”活动,广泛征集贫困家庭、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帮扶需求和意愿1233条。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发挥组织优势牵线搭桥,动员辖区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和专业社会组织主动认领“微公益”205条,提高服务针对性。

探索“互联网+党建”新模式。依托安广网络、社管信息系统和QQ微信平台,打造“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服务、管理迈向“智慧党建”新台阶。官塘社区开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信平台,建立虚拟课堂,定期推送、发布学习内容,社区微信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掌中宝”。幸福社区成立全省首家社区党校,采取“六位一体”教育模式,包括领导讲政策、部门讲业务、先锋讲事迹、专家讲理论、党员讲成长、书记讲经验,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灵活性、贴合性和实效性。

建立“三项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充分激发社区党建工作合力。

建立社区激励评价机制。落实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进行述职,接受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强化党建目标考核,建立社区党建“三个清单”,落实党建工作措施,压实党建工作责任。积极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工作,带动整体水平提升,目前已有1个省级示范点、4个市级示范点。

建立社区民主管理机制。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机制,完善社区民主协商议事和监督制度,规范社区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幸福社区试点设立社区理事会,通过打造居民理事会队伍、完善居民议事规程、发布居民协商(自治)清单、设立居民自治创投基金、开展居民协商(自治)基金众筹等,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重大事项决策。阳光社区建立社区“茶馆会议”制度,共商公益项目,增强居民自治能力,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居民自治中的引领作用。

建立社区服务保障机制。启动“服务社区、文化社区、美丽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落实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建立社区工作者福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和政治待遇倾斜机制,落实社区所属党支部工作经费补贴。加大基层基础设施投入,利用三年时间,加强社区“五中心一广场”建设。积极推进“精品社区”以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一主多辅、层次分明的服务阵地和居民活动场所。

(作者系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孙明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