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接力奋斗

2016-12-01 15:37:58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明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殷切寄语广大青年,提出广大青年要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原标题: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接力奋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殷切寄语广大青年,提出广大青年要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文化传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考察和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不竭的前进动力。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体现了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自觉认同和执着追求,展现了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使命与担当。

    要在接力奋斗中强化学习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来自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学习。我们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磨炼甘坐冷板凳的学习精神,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接力奋斗。

    要在接力奋斗中培育创新精神,发扬实干精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需要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为此,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树立宏大历史视野,把握世界发展大势,聆听时代声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以实干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

    要在接力奋斗中树立问题导向,回应人民关切。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切实把研究落到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同时,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庄文城,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新闻

论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

2016-11-30 14:10:57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根本方式,是由人本思维、实践思维、批判思维、历史思维、全球思维等一系列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根本思维方法构成的统一整体,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品格和思想高度,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层、最稳定、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

2016-11-28 10:29:22

一种思想体系能存在多久,首先取决于它在何种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一种思想体系能够产生和存在下去的依据。这种需要的社会基础越广泛、越强烈,符合这种社会需要的体系的存在时间越长久。

直面全球共同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时代逻辑

2016-11-24 14:53:25

着眼于人类共同命运,马克思的东西方互补思想依然有鲜明的当代价值。我们只有超越特殊利益的围墙,共同携手,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基点,才能积极化解风险、应对危机。

网络工作开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境界

2016-11-20 17:09:57

网络工作开拓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境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