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创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2016-10-24 09:51:29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孙明霞
10月10日至12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举行。与会中央和地方有关单位负责人交流平安建设经验,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从被动应对处置各类风险转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创新,已成为促进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好水平的“推进器”。

    【关注】

    校园欺凌、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拐卖儿童……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如何应对?基层治理力量薄弱难题如何破解?怎样汇聚社会力量实现群防共治?

    答案是创新。

    10月10日至12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举行。与会中央和地方有关单位负责人交流平安建设经验,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从被动应对处置各类风险转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创新,已成为促进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好水平的“推进器”。

    大数据技术:提升综治智能化水平

    沈场社区是江苏徐州最后一个城中村。这里人员相对密集、流动性大,社区警务室只有两名警员,面对频发的治安问题,他们往往有心无力,防不胜防。

    2015年年初,沈场社区开始布建高清视频监控、车辆抓拍和wifi数据采集设备。这些数据自动加密储存到数据库,当与违法警情出现比对异常时,它们会被推送到研判平台,既能有效发现、打击违法犯罪,又能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过去我们采集数据的时候,要上门逐户走访来进行,而现在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设备进行采集。”沈场社区民警李磊说。

    每天,从无数个类似沈场社区的社会单元,会有海量的数据汇入各级公安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除此之外,社保、计生、就业、水电气和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基础信息等社会大数据,也通过推广微警务、办理居住证及共建共享等途径,源源不断地变为警务大数据。

    依托公安机关大数据,江苏省开始全面整合综治、金融、电商、旅游、医疗、教育等18类政务大数据,形成了“1+18”的大数据联动应用服务体系。如今,江苏省原有的省市县三级公安指挥中心,都已经升格为“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预知预警、防控风险成为其主要任务。

    “从被动反应式变成了超前主动式,这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江苏省公安厅副厅长程建东表示。

    不只是江苏,近年来全国很多地区都非常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综治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贵州抓住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机遇,依托全省统一的“云上贵州”平台,对社会治理数据进行高度整合共享;利用云计算开展从无到有的数据挖掘、从点到面的研判分析,打破地区、部门、警种界限,促进条块深度融合;搭建公安交通集成指挥云平台、重点车辆监管云平台,实现全省交通管理可视化、扁平化、集成化……

    如果说数据是土壤中的“水分”,那么,开放数据就会形成土壤上流淌的“河流”。中央政法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制约数据开放、共享、应用的一个重要症结就是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要打破基于权力所形成的各种利益固化的体制壁垒,统筹有关地方、部门和互联网企业资源力量,尽快建立科学的数据标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内外融合难、上下对接难等问题。

    依法治理:化解综治工作“顽疾”

    长期以来,“医闹”“校闹”是江西综治工作面临的两大“顽疾”。今年元旦当天,江西师范大学一名学生在校外不幸坠楼身亡,引发家属的不满情绪。经调查,这名学生是因为个人原因坠楼,学校并不存在监管上的失职。根据《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的具体规定,经过多方工作,学生家属放弃了一度不理智的行为,事情得以妥善解决。

    在《条例》的立法过程中,江西省先后有数万人参与讨论,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多达19万条。该《条例》今年实施以来,已有效解决了多起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不仅是“校闹”,层出不穷的“医闹”也考验着政府社会治理的能力与魄力。10月3日,山东莱芜严重伤医案再一次触动社会公众在“医患关系”方面原本便不甚轻松的神经。

    “医患之间互不信任,理性沟通渠道就会陷入‘死胡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对记者说,“严格依据法治原则处置,是走出‘死胡同’的唯一办法。”

    针对“医闹”问题,江西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分条例》,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解决医疗纠纷。自《条例》实施以来,江西全省“医闹”问题基本得到遏制,没有发生恶性伤害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案件。

    与此同时,上海、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市纷纷出台《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积极探索用法治手段处理医疗纠纷。

    依法打击预防新型犯罪、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管住任性权力……“实践告诉我们,当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时,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中央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司法机关要通过个案依法处理,为社会确立是非对错标准、明确行为底线取向;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窃取泄露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要善于以典型个案依法处理为突破口,给有关行业、群体确立规矩;针对社会治理过多依赖行政、刑事法律手段的状况,要善于运用民事法律手段,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社会矛盾,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机制维护公共利益。

    群防共治:增强平安建设合力

    清晨,重庆市江北区未成年犯管教所内,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服刑4年的小伟很早就起床,他要见一个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人。

    这个人叫曾美华,是重庆市的一名退休教师。2007年,她带领几名教师创建“爱心家人”工作室,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社会组织带头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曾妈妈”。每次与小伟相见,曾妈妈都会手拉着手和小伟拉家常,一聊就是一上午。

    2013年,重庆市江北区在区、街道、社区三级选聘有能力、有热情、有一定影响的“社会能人”成为综治特邀委员,为他们参与综治工作提供舞台。曾美华就被聘为江北区特邀综治委员,专项负责未成年犯的帮教转化工作。

    如今,800多名综治特邀委员活跃在江北区的街头巷尾,他们像一棵棵大树的根系一样将社区紧紧抓牢。在“名人效应”的带动下,社区群众的活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重庆的“曾妈妈”只是群防共治的一个代表。近年来,北京的“朝阳群众”“西城大妈”已广为人知,如今浙江也涌现出了“武林大妈”“西湖群众”“乌镇管家”等品牌。河北、河南等地发动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担任治安志愿者,吉林5000多名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信访积案化解……平安建设不再是政府包打天下,群防共治的局面正在形成。

    不过,中央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也坦言,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依靠专门力量多、发动社会力量少,采取行政手段多、运用市场办法少等问题,制约了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

    “新形势下,专群结合的方针要坚持,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这位负责人表示,要总结福建、湖南等地搭建千人微信群、交通违法随手拍等做法,善于运用新的载体和手段,把广大人民群众发动起来,让他们成为社会治安基本要素掌控的“千里眼”“顺风耳”。

    一个又一个创新的生动事例,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在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上的决心和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强调,要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实现对各类风险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本报记者 靳昊)

相关新闻

黄平: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社会治理

2016-10-17 19:42:15

我们党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包括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五大“实招”促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百姓分享平安红利

2016-10-14 10:54:20

11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此次会议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指明了“路线图”,强调今后工作要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为着力点,以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为动力。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2016-09-29 12:09:40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使命。 【详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