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把握四个平衡

2016-01-05 15:23:35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孙明霞
“四个全面”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背景对国家未来改革方向、发展道路的系统思考,又是其对我们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方略的总体部署。我们认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难点在于分寸的把握,实践中需着力把握好四个平衡。

    原标题: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需把握 四个平衡

    “四个全面”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背景对国家未来改革方向、发展道路的系统思考,又是其对我们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方略的总体部署。中央多次提出要深入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并将其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我们认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难点在于分寸的把握,实践中需着力把握好四个平衡。

    创新和初心的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学习、引进、借鉴和创新西方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国的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西方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潮的涌入,激起了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交锋和震荡。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错成本太高。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慎终殊为不易,难就难在人们常常因走得太远,而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要让人民富裕、让民族振兴、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能把提高国力的手段与推行改革的意图混为一谈。转型期的诸多社会问题也充分证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国家治理过程中盲目的拿来主义必然会导致水土不服,只有不忘初心,方能得以始终。“四个全面”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藉此坚守希望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初心。

    地方和中央的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通过政绩考核和政策扶持来调控和激励地方,形成了晋升锦标赛式的央地关系。由于经济绩效排名对地方官相对政治位置、财政激励及控制权收益的影响立竿见影,而“四个全面”则是一项长期、艰巨、触及地方利益的工作,成效难以量化。因此,有人认为把精力投入政治工作会直接影响任期收益,还有人认为千秋功过最终还是以老百姓收入是否增长为准。这种央地间视角的差异正是政令推进过程中,运动式响应、模糊化解读和间歇式推进现象时有发生的原因。

    “四个全面”的提出,反映了中央对地方考核标准的变化,即考核指标由单一的经济排名向着对党忠诚、人民拥护、绿色生态和经济绩效并重转变。单指标的制度设计容易将地方工作重心片面化,只关注局部利益,而“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则为全体官员指明了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看问题的全局观,表明了中央意在锤炼地方干部“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和胸怀。为增强实效,实践中应着重从全局高度进行制度创新,加强党政间、央地间、区域间的协同。

    私利和公权的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等价交换思想的驱使下,公权力开始被定价,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易筹码。有人认为自己所劳大于所得,额外拿点是合理的;有人认为大家都这么做,不做就是吃亏;甚至还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利益刺激才有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管的太紧就没法开展工作。都认为公权私用是大问题,都认为亟需整改,但一旦真触及自身利益,就发现:部分人的改不是真要废除公权交易,而是要废除交易过程中的定价不一致。这也正是“四个全面”推行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撂挑子不作为、缺乏工作热情的深层次原因。

    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四个全面”的意义在于提醒每个党员干部:对公权力应时时抱有敬畏之心,不能忘记权力来自于人民,你的才华和能力之所以被认可是因为人民给予了你展示的平台。当然,在推行“四个全面”的过程中,在严肃公权力的同时,也要正视党员干部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并通过激励和问责并用的方式把它们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一方面,在利益分配上不搞一刀切,可以参照工作实绩,用多样化的利益杠杆进行激励;另一方面,规范监督和问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关系与制度的平衡。关系文化是中华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借关系谈感情、借感情谈事情、借事情来完成利益交换已成为全社会司空见惯、深恶痛绝却不得不做、甚至会主动去做的行为。久而久之,不走关系办不成事的思想深入人心,逐渐形成各种团伙帮派和利益集团,并进一步混淆了整个社会对合理与不合理的评判标准。在此形势下,推行“四个全面”面临两难选择:制度过严,大家不适应,影响工作积极性,制度过宽,缺乏威慑力,很容易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科学化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方针,也是平衡关系和制度的理想抓手,落实到“四个全面”过程中:一是标准要科学,要结合国外现代化的治理经验和现实的国情党情,拿出实实在在、易于落地、便于量化的考核标准;二是执行要科学:要结合中央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方针,将原有各项工作进行流程再造,层层落实主体责任;三是考核要科学:要把考核与问责结合起来、一视同仁,不搞过场化考核,做到真严、敢严、长严;最后,还要时时警惕以科学化为名,形成新的更隐蔽的潜规则和圈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相关新闻

独家报告 丨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从严治党

2015-12-30 14:41:25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一种具有丰富内含的科学思想。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并随后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更是在当前阶段解决党内问题的重要保障。 【详细】

【学习微课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何突出对“全面”的要求?

2015-12-28 16:31:3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何突出对“全面”的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完全一样的,这又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不但要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而且要从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不但有指导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的战略,而且要有指导和统领现阶段各方面工作的阶段性的战略。 【详细】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四个全面”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2015-12-21 07:59:06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13、14日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明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主题,同样也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题。

“四个全面”引领治国理政方向

2015-12-19 13:17:07

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德国、在西班牙、在韩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样被视为一种中国重要的发展逻辑和治国理政思路而受到关注。

【学习微课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周年重大理论成果

2015-12-16 09:49:0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周年重大理论成果】我们要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大背景下,放在历史的长时段、全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把握它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内在联系和实践要求,自觉用这一战略布局统一思想认识、指导推动工作。 【详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