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途径与突破

2016-01-04 15:19:16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孙明霞
作者: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袁牧;基于此,笔者认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通过两个途径,突破三个障碍。该区域亦应突破原有的以北京为核心,天津、河北依次为外缘的单核圈层产业发展模式。

    作者: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袁牧;清华同衡规划院信息中心副主任秦芳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基于此,笔者认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通过两个途径,突破三个障碍。

    途径一,缓解区域极化,整合优化空间布局。这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途径。

    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包括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及23座县级市。北京作为中央政府所在地,有区域内其他城市没有的政治优势,是国家社会、经济最核心的资源集散地,其经济规模和政治地位使得人才、资源逐渐向其集中,形成了一个要素“黑洞”,对外辐射效应非常薄弱。天津作为直辖市和北方主要海港城市,一定程度上也集聚了较多资源,与北京之间经济联系非常紧密。而河北作为北方的平原省份,因京、津两地对河北的资源虹吸效应明显,河北的资源向北京单向流动的问题长期存在,导致三地所承担的职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差异悬殊,整个城市群的空间梯度结构非常不合理,极化现象严重。

    京津冀协同发展,实际上是要打破这种区域极化现象,首先要做空间整合。京津冀地区土地总面积2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其中,北京产业、资源富集度最高,空间资源最匮乏;天津、河北依次呈现为资源富集度降低、空间资源提升的特点。空间资源整合的目标是形成首都社会经济圈。将该地区作为一体化的首都经济圈整体考虑,整合土地、交通、设施等因素,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首先,土地因素。整合各类型功能用地,北京要有序疏解部分职能,城镇建设用地在现状基础上要争取实现零增长。天津要实现自身的城市发展职能和区域担当。河北则需要利用其空间资源充沛的优势,积极承接区域的功能转移,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和生态涵养等方面作用。

    其次,交通因素。通过交通一体化,完善各类交通设施,实现三地互通与连接,促进各项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与调配,从而实现整个区域要素流动的全面一体化。

    第三,城市公共服务因素。通过区域内的产业转移与承接,促进人才、信息的流通,科技成果转化,工业、制造业和物流等应服从区域空间布局。与此相配套的是整个区域城镇群的城市公共服务全面整合,包括各种优质教育、医疗服务的区域布局,从而缓解空间极化现象,实现均好性发展。

    途径二,促进产业调整,形成合理城市集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跳出各自为政的发展思路,通盘考虑该区域内的产业调整与城市集群问题。空间的极化分布伴随出现人口结构的极化分布,即高端产业人群主要集中在北京,其次为天津,大量农业人口和低端产业人口聚集在河北。人口极化分布与城市职能服务是相关联的。需要从空间上突破行政管辖划分限制,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布局,规划和落实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高端产业落户的吸引力,从而使区域内所选择的产业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要求。

    同时,该区域亦应突破原有的以北京为核心,天津、河北依次为外缘的单核圈层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疏解与调整,构建合理化城镇体系布局,逐渐走向多极化、高端产业并举的方式,应给予天津和河北更多的产业自主选择权,也适度疏解北京的高端产业到更大空间范围去。

    在这样的途径选择下,我们需要突破三个障碍。

    第一,人才主动流动障碍。要通过各种政策、经济手段突破劳动力人口层级分布的极化现象。让这部分人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疏解到更大空间范围去,而不是在一地高度集中。

    第二,行政壁垒障碍。不同政策导致不同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也引发不同的资源总量与配置。新的发展格局中,要进一步突破原有的行政壁垒,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手段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该区域的快速崛起。

    第三,资源环境障碍。首先是资源障碍,京津冀地区土地总面积2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亿,市场前景广阔,空间、人力资源丰沛。但缺乏能够维系工业4.0,以致更高端产业所需的其他资源的集聚。这些资源从而何来?如何集聚?需要通过区域协调来完成。其次是环境障碍,这是该区域长久发展所需要面临和解决的最大困难。由于长期低端产业的过度发展,造成区域环境极端恶劣,大量雾霾、工业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必须通过产业更新和区域协调实现根本改善,进而也会促成产业的更新和升级,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正向循环发展,实现该区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