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被致辞”背后的幼稚病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2-15 15:18:43  责任编辑:孙明霞

    □王聃

    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后,屠呦呦再次刷屏社交网络,但这次被广泛转发的是她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致辞”。譬如,一篇流传甚广的“致辞”题为“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另一段她领取诺贝尔奖后的发言则是:“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然而经媒体考证,这两个版本的“致辞”均为伪造。(据《科技日报》12月14日报道)

    其实无需做过多考证,就不难发现这两段“致辞”的荒谬。屠呦呦在接受瑞典国王颁奖后,并未发表任何获奖感言或致辞。“诺奖周”期间,她只在公开场合讲过两次话:一次是媒体见面会,一次是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演讲。这些都有详尽的媒体报道,都有讲话的全文,里面丝毫没有上述“鸡汤文”的身影。

    细读那些被杜撰出的“鸡汤文”,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辞藻华丽、朗朗上口、富有煽动力。比起上述“致辞”究竟出自谁手,此种对“名人”“名言”的网络消费现象与背后的传播心理,无疑更值得探究。

    我们需要励志,但当种种伪名人格言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广为传播时,只能让人感觉励志的意味越来越稀薄,而背后无底线的经营策略越来越清晰。编造传播虚假的“名人语录”,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打动用户、圈住粉丝,实现经济利益。

    传播是双向的,流行也是双向的。直面屠呦呦伪“诺奖致辞”的广为流传,同样不能不诘问的是网络受众的心理:网络之上,微信之中,多数人都在浅阅读,当点赞与转发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很难有人静下心来,对自己阅读、转发的内容进行真伪考证。与此同时,有太多的人在渴望着成功,以至于他们认为名人的任何一句话都有不容质疑的“魔力”。这显然是一种浮躁和幼稚。

    对“成功”无理由地崇拜,促使“名人语录”广为流传,而一些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又为这种流传注入了强大动力。这或许就是屠呦呦“被致辞”产生和广为流传的深层次原因,也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关新闻

学弟学妹为屠呦呦作画 “大师姐”形象萌意十足

2015-12-14 09:23:44

近日,屠呦呦的高中母校宁波效实中学发布的屠呦呦手绘画像在网上走红,这些画像均出自屠呦呦的“95后”学弟学妹们之手。

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为人类作出最有价值的贡献

2015-12-11 23:44:18

12月10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让我国科技界乃至全国人民再次为之骄傲和振奋。唯有如此,才能出现更多像屠呦呦这样勇攀高峰的科学家,才能让中国早日成为创新型国家。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颁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12-11 09:10:08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

屠呦呦故居入选浙江宁波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单

2015-12-09 18:00:01

12月8日,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遗产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浙江宁波召开,在公布的第一批宁波市历史建筑名单中,屠呦呦故居成为入选的421处历史建筑之一。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