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情理结构”的哲学价值

来源:光明日报  2015-12-10 16:01:36  责任编辑:孙明霞

    随着被誉为“常青哲学”的西方主流哲学的历史性衰微,全球哲学如今正经历着“文化间性转向”的洗礼,中国哲学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愈加彰显,这在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哲学:审问明辨与生活之道”中可见端倪。审问明辨是古希腊以降西方哲学的传统,而回归生活似乎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哲学家们的新共识。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恰恰可以作出杰出贡献。

    在中国哲学逐步走上世界舞台的今天,儒家情感哲学可以切实地走出一条生活之路。这是由于,儒家所关心的“情”始终不离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情理合一的;未曾关注或极少关注生活的西方哲学传统走的却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路。需要强调的是,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结构”。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给人们带来的最新启示在于:在人性结构当中,“情”到底会扮演何种角色?

    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但“仁”究竟是怎么来的?在孔子那里起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仁”。周公制礼作乐,规范了外在的礼乐,而孔子则释礼归仁,《中庸》所谓“仁者人也”、郭店简《语丛一》所谓“仁生于人”都是这个意思。但孔子更希望“人者仁也”,也就是每个人要“依仁”而行。另一个则是仁的“巫史传统”之源头,“巫”被理性化为“礼”,而礼乐当中仍包蕴巫的感性要素。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始基,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基座。所以,从“巫”到“礼”再到“仁”,更不用说“乐”本身,皆含深情。

    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也是一种“理”化之情,在孔子儒学那里,情理始终是合一的。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种情感又是被社会化的,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即每个人从己出发,所要达仁,仁就会来。它不是禅宗式的神秘体验,而是一种道德上的精神体验。孔子重在先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所谓“仁道不远,行之即是”。这样一来,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合一,仁自然而然就会来。而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便是“性相近也”,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所以,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复归于仁,仁就来临,仁与人才合体为一。孔子的“成己之学”,心理动力就在于“欲仁”,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仁并不是从“先验结构”中来的,西方哲学所追寻的理念、天国与物自体是高蹈于虚处的,而仁则是实实在在就在“践履”当中的。这种中西差异的根本在于,西方哲学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恰恰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条智慧之途。仁就来自人自己,无须外求于纯理,这是孔子儒学的大智慧。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既然人自己可以得仁,那就可自求就无须他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这个从“欲仁”到“成仁”的过程却是相伴一生的。孔子最好学的弟子颜回也只是“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所论人生的进程,从十五岁“志于学”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皆要求仁成己,此乃一生始终之事业。人生不是理性化的干瘪演进,而是情理交融的进程,儒家将“生活之道”演绎得如此生动活泼而不离人间。

相关新闻

《儒家思想经典100句》推介会

2015-11-05 20:08:50

《儒家思想经典100句》推介会
  地点:3号厅 时间:下午 3:20-5:00

王健林:爱推荐儒家经典,建议大家读透《情商》

2015-04-24 16:18:33

王健林年轻时读了很多书,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从2003年到2013年,王健林每年都会在万达年会上向员工推荐一本书,其中就有两本是儒家经典著作。

杨朝明:面向未来的儒家思想

2014-09-25 23:46:44

活动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针对当下儒学思想所面临的诸多热点问题接受了的采访。在杨朝明看来,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现今我们要发挥儒家思想和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不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内在的精神”。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