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三大新感受:严厉、界限、温度 哪个戳中你神经?

来源:新华时政  2015-12-01 10:19:27  责任编辑:孙明霞

    11月29日下午17时,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正式落幕。关于国考的话题,毫无疑问再次成为热点。

    其实,今年国考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多不同,这些不同令人们对今年的国考有了很多新感受。

    先是对严厉的感受。

    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内的法定国家考试中,组织实施考试作弊的行为被列入刑事犯罪。此次修正案在新增条款中明确,“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作弊入刑,今年的国考可谓“史上最严”。

    再就是对界限的感受。

    《201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首次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而在此之前,仅仅是限制服务期限不满2年的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的规定,让今年的公务员考试首次成为仅面向体制外招录的国考。这一变化可称之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一个分水岭,标志着“遴选”和“公考”两大公务员录用渠道从此泾渭分明,体制内的在职公务员和体制外的应届、社会考生在考试中不会再狭路相逢。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认为,“双通道”的确立和分开,也能避免中央机关和中心城市对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人才的“虹吸效应”,使公务员队伍结构更加均衡合理。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也因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现已打通了体制内的招录渠道。目前,中直机关每年5月份会有一次公务员遴选,同时还会进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

    第三个就是对温度的感受。

    据统计,今年的国考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较去年的140.9万人减少了约1.4万。其中,有106.9万人网上缴费确认参加笔试,而昨天的考试,只有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与报名人数相比,超46万人“弃考”,参考率约为86.9%。某种程度,可以说国考降温在今年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其实这已经不是国考第一次出现大规模“弃考”现象。根据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统计,2012年度国考,133万人报名,最终37万人“弃考”;2013年度国考“弃考”人数逾38万人;2014年度国考“弃考”人数逾40万人;而去年国考“弃考”人数高达50余万人。此次超46万人“弃考”也令今年国考竞争比降至33:1。

    至于“弃考”原因,可以说多种多样。对于求职者而言,参加公务员考试并非唯一出路,有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自然也就可以坦然放下这个“饭碗”。此外,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自然,也就不用再挤国考这根独木桥。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新感受,今年国考涉及时政话题众多,很多考生也表示,最大特点就是比较接地气。像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相关内容在题目中有所考察,“新食品安全法”“行政法”也纳入了考题中。此外,今年的行测试题还涉及到“雾霾”“减排”等热门民生话题。

    国考年年有,岁岁感不同。不知今年的你,会觉得哪个新感受印象深刻。

    其实在择业、就业途径持续多元的当下,报考公务员,的确也没有什么神秘可言。随着国家拥有更加完备、透明的招考规则,相信国考,也会在人们心中渐渐成为一种常态。(文 / 王莹)

相关新闻

2016年国考“最好考” 考录比33:1创近年来最低

2015-11-30 17:57:42

昨天上午,北京服装学院第二教学楼考点,考生等待进入考场。另一方面,2016国考申论试卷(地市)重在考查考生处理机关事务的能力,主题为“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德行”,凸显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结合。

国考超46万考生“弃考” 监考巡考等人员近10万

2015-11-30 17:55:32

11月29日,在山西太原一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点,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11月29日上午8时,距离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开始还有1小时时间,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双榆树校区的考点外已经聚集了大批等候进场的考生。

盘点2016国考行测:哪些题目最刁钻?哪些最奇葩?

2015-11-30 10:30:58

2016国考笔试已于11月29日落下帷幕。尽管今年被称为最好考的一年,但铁面无私的考官大人也不会让考生太过轻松,仍然有很多奇葩、刁钻的题目。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