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昭奎:中日关系 我们该研究什么?

来源:人民网  2015-11-10 09:17:56  责任编辑:孙明霞

    研究“中日国力国情的比较”

    从经济角度看,长期以来中国重视中日关系还因为日本是我们邻国当中唯一的经济大国和发达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要学习日本发展的经验。1979—2008年,日本向中国提供了大约3万亿日元的贷款和其他无偿援助和技术援助。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整理的数据,1820年时中国GDP规模相当于日本的11倍,在日本明治初期的1870年中国GDP规模仍相当于日本的7—8倍。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实现了高速增长,而中国陷入了“文革”十年动乱,到1980年,日本的名义GDP相当于中国的3.5倍。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的名义GDP一度达到中国的8.7倍。可以说,当时中国重视对日关系恐怕也与当时中日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有关。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2014年中国GDP是1978年的293.6倍,也就是近300倍!而日本经济则因泡沫破灭而陷入了长期停滞,中日经济规模的差距急剧缩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09年中日名义GDP规模终于发生逆转,同年中国名义GDP超过日本,2014年中国名义GDP进一步增加到约为日本的2.25倍。今后,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过日本的幅度和倍数将越来越大。日本内阁府2010年预测,到2030年中国在世界GDP中的比重按市场汇率计算将相当于日本的4倍。据亚洲开发银行2011年预测,2050年中国GDP规模将达到日本的近7倍。这意味着中日经济实力变化两次发生逆转,从1870年相当于中国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反转为1980年相当于中国的8倍多,又反转为2050年再次仅相当于中国的七分之一。

    这表明今后一二十年日本在经济上与中国相比的“相对小国化”进程完全可以预期。尽管今后相当长时期日本仍是大国,但事实上中国似乎已经不再把它当作“重中之重”的大国看待了。然而对这个问题,我们也需要仔细斟酌,不宜过早下结论。日本不仅在GDP上居世界第三,而且从综合国力上看也依然是大国。因为除去GDP数字,我们判断日本是不是“大国”,还要看日本其他方面的实力,特别是日本的科技实力。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14年日本的技术出口为368.3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同年中国的技术出口只有6.76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日本的技术出口相当于中国的54.4倍,这个差距不可小觑。今后日本通过武器出口,有可能释放其军工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巨大潜力,很可能成为需要我们认真对付的军事上的对手,而且武器出口也可能缓解日本经济规模缩水的进程,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关新闻

“一图读懂”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后,会怎样影响你的生活?

2015-11-03 10:15:51

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1月1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会议发表了《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

承德市中心医院开展“世界卒中日”系列宣教活动

2015-11-05 10:23:53

据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杜海松主任介绍,在我国脑卒中是威胁国民生命健康的首位慢性疾病,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快速增长,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李总理访韩专家谈”③:珍惜中日韩合作重启之契机

2015-11-03 06:12:40

11月1日,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韩国举行,会议发表了《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为中日韩未来合作指明了方向。此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行,标志着三国合作全面恢复,三方合作正重回正轨。

美媒罕见点赞中日韩三国会晤:这是一个好现象

2015-11-02 18:45:22

国家总理李克强于10月31日出访韩国,并于当地时间1日下午,在首尔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察哈尔学会分析师王冲(译音)表示,这次领导人的会晤有很多意义,“当处在最低谷的时候,每走一步都是好的”。

李克强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2015-11-01 23:56:48

次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在首尔举行。朴槿惠表示,韩中日三国领导人会议重启意义重要,三国加强合作不仅符合三国国民利益,也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稳定和繁荣。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