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需“小步徐行”

来源:文汇报  2015-10-27 13:55:46  责任编辑:孙明霞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院长 于洪

    【核心观点】需要注意的是,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公共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当辅之以劳动力市场等相关措施的配套,合理考虑代际负担问题,保持就业市场的相对稳定,以增强社会的共识

    延迟退休背后是老龄化难题

    延迟退休年龄是一个热门话题,其背后则是老龄化这一难题。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在2000年已成为老龄化社会。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法国用了115年,英国和德国都用了超过40年的时间。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2024年至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毋庸置疑,中国正在“快速变老”。纵观全球,因老龄化而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不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面临这项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何时退休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很多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改革。由于事关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延迟退休年龄的国家一般都采用渐进式改革方案。在改革中,由于男性女性在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且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各国最终都倾向于选择男女同龄退休。例如,德国最终延长至65岁,美国和澳大利亚最终延长至67岁,英国最终延长至68岁。2015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也表示我国延迟退休方案应该在2017年推出,最早于2022年开始实施。

    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的需要

    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是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主要依据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及1955年《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即:“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退休年龄55周岁,女性工人退休年龄50周岁,同时工龄满10年。”按照这一规定,长期以来,我国平均实际退休年龄不到55岁,目前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之一。当我们选择以下几个重要的视角来观察,不难发现,这一规定已无法契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从预期寿命来看,“十二五”末,人均预期寿命将提高到74.5岁。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77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这一指标是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与显著提高的预期寿命相比,沿用依据60多年之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的退休年龄规定,显然已不合时宜。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已显著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以上。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教育年限的提高,人力资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起始时间也随之延后。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全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也相应地延长了人力资本的释放过程。

    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预期寿命的提高意味着需要养老金供给的时间延长。这种结构上的变化使得养老保险基金面临赤字风险。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将近一半的省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需要依靠财政补贴。逐步推迟退休年龄无疑是增强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有效措施。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退休年龄的性别差距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事技术性劳动的工人比重提高,男女在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且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因此,逐步缩小差异乃至实行同龄退休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进步要求的。

相关新闻

蒋汉生:退休不退志的模范检察官

2015-10-26 15:55:11

检察官应该是一个公正、善良的人。

承德离退休职工请速到发放退休金的银行办理金融IC卡

2015-10-26 10:29:29

承德市离退休职工注意了!为保障离退休职工按时领取退休金, 我市为140514名离退休职工更换金融IC卡。

云南一高校为214对离退休职工举行金婚庆典

2015-10-23 11:02:40

88岁的许立和84岁的熊一鸣都是离休干部,今年从“金婚”升级为“钻石婚”,两人相伴走过60年。昆明理工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黄明勇介绍,金婚庆典已举办四届,成为学校尊老、敬老活动的重要载体,推动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在学校及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