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来源:新华网  2015-10-08 10:05:53  责任编辑:孙明霞

    原标题:善治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就说明我们的党和国家正在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根本性转变。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善治”首次进入中央全会决定,法治中国、善治中国由此而启航。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十八大之后的中国是一个正在走向善治的中国,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也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从“善”字的起源看善治文化的发展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崇德向善的民族。从“善”字的造字来看,甲骨文的“善”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一个“目”,意为羊的眼睛很明亮。我们形容一个女子的眼睛很漂亮就是“明眸善睐”。再往后“善”字慢慢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个“羊”加一个“二十”,下面一个“口”字,二十口羊,比喻很多羊,羊多为善。“善”还有一个异体字即“譱”,羊的叫声温柔而美好,也就是说要做到善,不仅目光、行为要美好,语言也要美好。我们再看“美”字,“美”是一个“羊”加一个“大”,羊大为美。我们再看“祥”字,“祥”是“示”旁加一个“羊”,这说明“善”就是吉祥。我们再看“群”字,大家聚集在一起开会就是“群”,一个团队就是一个群,现在网上的团队也叫“群”。“群”是一个“君”加一个“羊”,所以古人说“君子敬业乐群”。从造字来说,这就是善的起源。善是什么?善就是美好。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在这里就讲到了“正善治”,正者政也,“正善治”就是政善治。这是“善治”这个词汇第一次出现,由此可见,善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这个追求从老子到孔子到孟子慢慢发生了变化,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孟子又把“仁”的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且开创了儒家仁政思想的试验田。

    善国是中国善治思想是试验田

    在中国古代,有一块儒家仁政思想的试验田,这就是春秋时期的滕国。滕国也可以视为中国善治思想的试验田。滕国即今天的山东省滕州市,春秋时期的滕国,方圆不到50里,但就这么一个小国,当时却被称之为善国。它为什么会叫善国?因为滕国的国君滕文公采纳了孟子仁政思想治国,广施善教和善政,把滕国治理成为一个善国。滕国也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善国。

    为了了解善国,我们要看这样一个历史故事:1958年8月9日,毛泽东去河南视察回京的途中路过滕州,滕县县委书记王吉德上火车汇报工作,毛泽东看他卷着裤管,两脚泥巴,就微笑着问:“一看你就是农民出身,你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王吉德回答:“我叫王吉德,是济宁地委副书记兼滕县县委第一书记。”毛泽东听了风趣地说“哦,那你就是滕小国的国王喽!”接着又问:“孟子当年在滕小国的古迹还有没有?”王吉德回答:“这个我不知道,我们知道滕县有一个铁牌坊”,毛泽东挥了挥手说:“铁牌坊与孟子无关。当年滕文公请孟子来讲学,孟子馆于上宫,上宫还有没有?”王吉德回答说:“这个我也不知道。”这时毛泽东就说:“你们当地方官的要多了点解地方的历史!”两天之后,王吉德经过实地考察写出了滕国遗址考察报告,到济南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看了考察报告之后很高兴地说:“你这个同志老实实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就调查研究,这很好,你要治理好滕小国,为民办好事。”。

    毛泽东与滕小国的故事在滕州至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理解毛泽东当年为什么会在滕县停车接见王吉德,为什么会讲“哦,你就是滕小国的国王喽!”。毛泽东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那就是:你是滕小国的国王,我是新中国的领袖,我现在要来考察孟子当年是如何把滕国治理成善国的。这才是毛泽东是本意。

    为什么小小滕国会成为儒家思想的第一块也是唯一一块试验田?因为滕国是小国,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杀伐征战,滕国作为一个小国、弱国,是一个被兼并对象。所以,当滕文公还在当太子时就请教孟子,如果有人来攻打我这个小国怎么办,孟子对他说:“仁者无敌”。有一次滕文公看到薛国(齐国的属地)要在滕国边界修筑工事,说“齐人将筑薛,吾甚恐”,薛国当时是齐国的属地,地盘比滕国还要大。孟子告诉他,你不要怕,你只要在滕国实行仁政,百姓拥护,民气来归,他国就不敢来攻打你。滕文公采取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果真把滕国治理成为了“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的善国。

    滕国虽然被称为善国,但它并没有实现完全意义的善治,最终还是在诸侯兼并中被楚国所灭。为什么中华民族自春秋时期就有善治的理想,而古代中国却一直不能实现善治?我认为善治应该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要有法治,封建社会也有法治,但是它非良法;第二是有德治,封建也有德治,但是没有良法;第三是要有现代化,这是封建社会不具备的,所以封建社会不可能也无法实现善治的美好理想。

    从中华善文化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善治理论的提出,不仅仅是现代化、信息化、法治化时代的必然选择,而且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2000多年来,善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善治不是西方政治学的专有术语,它更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因子。中国必须走向善治,也必然走向善治。当然,善治不是一蹴而就的,走向善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在中国道路上不断探索奋进、勇往直前。(程冠军作者系中央党校理论网采编中心主任、《走向善治的中国》一书作者)

相关新闻

把好新疆发展和治理的“根”和“魂”

2015-10-01 15:33:25

习近平总书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祝贺,“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对新疆发展充满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井矿集团凤山化工分公司坚持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

2015-09-30 14:00:25

随着三季度“战高温、斗雨季、 强管理、保安全”活动的即将结束,井矿集团凤山化工分公司认真总结三季度安全活动工作,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有力地促进了该公司的安全生产。

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网络谣言需要智慧治理

2015-09-30 09:35:21

网络谣言的特质可以用一句古话来形容:“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关于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有一个公式:网络谣言的危害性=谣言的传播范围×谣言的接受程度×谣言的现实转化性÷(公众批判能力×政府信息公开度)。

衡水开展“治理村官腐败”专项行动

2015-09-29 17:36:46

日前,笔者从衡水市纪委获悉,该市结合农业大市的市情,为维护农村稳定,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治理村官腐败”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共排查问题线索105件,立案3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3人,涉案金额4866.8万元。此外,查处村官涉黑涉恶案件9件,涉及村干部10人。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